第875章 能力越大(2 / 2)

1991从芯开始 三分糊涂 2822 字 3个月前

“嗯。”

“我们不比德远那种没有可替代性的强,所以就只能先分干净,免得拖泥带水让人说闲话。”

苏远山沉默:“嗯。”

“反正到时候回来就是嘛。”秦为民拍了一把苏远山的肩膀,呵呵笑道:“对了,最近在考虑执行委员会的接替人选时,我想到个方案。”

“嗯?”

“我们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共有十二个研发中心,国内算上hk有五个。北美两个,东京一个,新加坡一个,伦敦一个,莫斯科一个,里昂一个。”

“马上十四个,柏林和多伦多的研发中心已经在筹备了。”

“嗯,你看,虽然陈总这两年一直在搞研发中心团队交流,也收到了效果,但我觉得,国外的研发中心,和我们的疏离感还是很严重。”秦为民皱着眉,看着苏远山:“当然,这不是什么习惯,风俗,种族的缘故。而是……”

苏远山也马上认真地看着秦为民。

他也知道,这是个很让人……有点无法言说的现状。

但一个研发中心就是一个独立的山头和单位,这基本上是既定的事实。因此陈静当初在提出团队交流的时候,也并没有多想其他,最大的目的还是把国内的山头主义给打破。

毕竟,远芯的根还是在国内。

国内一个研发中心动辄就是上万人,省城总部更是因为有企业部门总部在,总人数更是达到了四万人之多。

要是不把这些人打散再凝聚起来,那抱成各种小团体,怕不得比铜锣湾(古惑仔)还热闹。

但对位于国外的研发中心……这样说吧,只要他们能诞生成果,完成研发任务,也就随他们去了。

听秦为民的意思,他似乎有办法?

“而是与远芯的距离太远,这不是空间上的,还有理念和思想上的。对海外研发中心的员工而言,他们更多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个雇员而已,没有对远芯形成认同和归属。”

“这是所有企业海外分部的通病吧?”苏远山皱起眉。

“是,但不表示我们就放任自流啊……”秦为民微微一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放在归属感来说,其实主要还是看负责人的。”

“师兄的意思是国内负责人和海外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对调?”

“这是一个法子,另外一个法子则是……让负责人加入到远芯整体的战略和发展部署中来,获得参与感和荣誉感。”

“所以,执行委员会和科委会那些不涉及到极度机密的业务和技术性会议,是不是可以让海外研发中心负责人也参与进来?”

“并且对普通雇员而言,除了团队交流和出差之外,是不是可以搞一下跨国的团队活动……嗯,就跟联谊春游这种,而且,还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提升……”

苏远山听到最后,马上便眨了眨眼。

“师兄,你是不是看过《teambuilding》这本书?”

秦为民一怔:“啊?什么玩意?”

“teambuilding,或者teamconstruction,翻译过来就是团队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能力……嗯……”

苏远山心说这玩意现在哪怕在国外也是个新词。

“不错,可以试试。”苏远山呵呵一笑:“多谢师兄提醒。”

秦为民:“……这什么书你看过?”

“今年的新书,听过,等会我推荐陈总看看。嗯……不错,师兄你说得很好,不管海外研发中心的凝聚力如何,我们都要试一试,而且我们确实也需要更多的基因,才能保证拥有足够的创造力。”

秦为民含笑点头,“嗯,总靠你一个人也不是个事嘛。”

苏远山嘿嘿一笑:“我有个铲铲的创造力,我那是胆子大,运气好。”

……

作别秦为民,苏远山又了田耀明那边,相比秦为民,田耀明这就明显要紧张一些了——秦为民一走了之倒是干脆,但由此产生的跨部门合作的割裂还得他来补篓子。是以见到苏远山立马就跟见到亲人一样,表示麒麟团队需要扩充人手。

“招,马上招。”苏远山笑眯眯地一口答应下来:“现在把newbee实验室,通讯和麒麟这些部门全算上,你们这边一共有多少人?”

“算上海外团队,差不多能有一万五左右吧。”

“嗯……确实有点少,而且你们还需要专业的营销售后团队才行。”苏远山摸着下巴,想到后世高通就有将近四万人——田耀明这边通讯技术实验室加麒麟,其实就已经是个完整的高通了。

“卧槽,你想什么?”田耀明立刻警觉起来:“你不会把我们也分出去吧?”

“田师兄你想啥呢……”苏远山哭笑不得。

田耀明马上便嘿嘿一笑:“有点被你搞怕了,我还一直和老李商量今后一起退休呢,结果一眨眼,你自己大师兄就被你扫地出门了……”

苏远山一阵无语:“田师兄,你知道我师兄分出去是为什么。”

说到这里,田耀明也就不开玩笑,继而叹了口气:“唉,其实大家私底下都在说,去年要不是914,估计我们就有的受了。”

“嗯……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趁着那边在打仗的时机,我们赶紧抢占市场,拉拢豪绅,结成利益团体,到时候再想针对我们,那边自己企业都会受不了,都要造反。”

“是啊,不过不关我事,我安安心心地养老就行。”田耀明笑道:“你过来不是没事干溜达一圈吧?”

“算溜达,但也主要看看你这边有什么困难。”

“别的好说,就是缺人。而且射频前端、收发、wifi这几个部门也缺。”

“招,一边招一边挖,挖高通,挖联发科,挖诺基亚,挖西门子……全世界挖!”

“好!那你得跟陈总打个招呼。”

“行。还有其他事没?没事我去newbee那边看一眼。”

“去吧——是不是看指纹识别?”

“嗯。”

“那估计没啥戏,小李子遇到困难了。”

苏远山:“……”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前往了newbee实验室。

正如田耀明所言,他今天确实是来“溜达”一圈的——也只有今天这种刚下飞机的第一天,才没有那么多事等着他,才有空在科技园走一走。

在yidoo4的设计立项的同时,也跟进立项了两个项目。

一个指纹识别,交给newbee负责,一个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交给潘多拉负责。

ai这方面,苏远山一点也不担心。这么多年过去,潘多拉早已是全球顶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面的科学家来自五湖四海,是远芯海外雇员以及国际交流活动最多的部门。调教一个ai那是真的绰绰有余。

但指纹识别……就有点难了。

指纹识别其实已经不算什么前沿科技,早在几年前,就有笔记本电脑搞了指纹识别系统,然后微软还屁颠屁颠地跟进了指纹密码账户。虽然没什么卵用,但好歹算个应用场景。

随后也有两家手机厂商打算搞,但都没掀起什么波澜。

只有今年,惠普估计也想学远芯那样引领科技,搭载了号称防尘、防水、防油、潮湿,可以适应极端温度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提供更精准的指纹扫描体验……

把一个cmis热硅传感技术么整得就跟天顶星科技一样。

而根据小道消息,霓国一帮企业,包括索尼在内,也在积极跟进。

至于为什么苏远山会知道……当然是因为yos也需要跟进了。

指纹识别要真正流行起来,和系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

“听说遇到麻烦了?”

苏远山乐呵呵冲给自己倒茶的李逸男笑道。

“嗯,有点麻烦。”李逸男把水杯递给苏远山,在他对面坐下:“一开始我们只是觉得无非就是把个打卡机传感器缩小然后再自己搞一套图形识别算法就齐活……结果深入之后,特别是设计中心那帮小子又不停提出要求之后,发现这事儿真有点烦。”

“哦?设计中心的想法是什么?”

“他们的想法是把识别模块集成在home键上,然后……”李逸男说着便掏出手机给苏远山示范起来:“在按下home键的同时,也立刻触发指纹识别,进行解锁。但注意,解锁的时候,home不能是按下的状态,因为要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