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艾若的红楼生活 leidewen 2292 字 2023-10-05

“贾珍现在在做什么”不过刘睿是谁啊,老婆说这个其实已经越位了,不过他们私下这么说说话,也无所谓,再深入一点,只怕皇后也不会说了。想想,当时配给林海的本就一文一武,路宽非常能干,而贾珍,因为老圣人不喜,这些年倒还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珍大哥已为扬州绿营管带。”绿营其实就是有执法权的,给林海管,就是让他行动起来,结果这士大夫,就是白给了。

“行了,给你尚方宝剑,把事情解决了。”刘睿白了外甥一眼,“娶不娶得上媳妇,靠你自己了。”

“穆儿可是管礼部的。”皇后一怔。

“所以他去才没人怀疑。”刘睿又不是真的只是惯孩子的家长,他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

351

穆哥去江南却不是他一个人去,而是带着小呆一块的去的。艾若想的是让小呆去保护穆哥儿,她真的被搞怕了,不管穆哥儿这回去江南出于什么目的,万一来个行刺的,万一真的出什么事,她找谁说理去,她拿什么安慰女儿说,这不是她的错

穆哥儿虽然感激岳母的爱护,不过他真心的觉得没有必要,他从小就被人团团围着,要有事,一件也没拦住,所以他真心的无所谓了。何苦带着小呆承受凶险呢

贾政倒是很中庸,直接说,让他这个当哥哥的好好带带小呆,总不能在山上混一辈子,他们还要给他相人家,总不能什么世情也不知道,糊涂一辈子。

艾若都不得不佩服贾政了,这话说得多好啊这完全没给穆哥儿一点拒绝的理由。

穆哥儿还真没法拒绝这个,虽然没说姐夫的话,不过,小呆在贾政夫妇心里地位有多高,他也是从小看大的,这也是正经的小舅子,万不敢怠慢的。老实的带着小呆上船去了江南。

艾若觉得自己这是一石二鸟,小呆去江南,一是能立业,随便让穆哥儿给报个功,小呆回来就有了官职。二呢,就是躲难。王家没找过自己,她反而不安了。没个准话,她哪能心安。

若是无意,老娘的性子必是要偷偷给自己透个话,让下人们闭紧嘴巴,让自己放心。可过了这些日子,竟然啥话也没有,这就不得不让她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老娘准备反攻自己了,所以把小呆送得远远的,她好随时做好做战的准备。

贾政对妻子这种状态,表示非常的无语,至于吗贾王两家。世代交好,王熙凤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很是娇俏的小姑娘,家教什么的,看看自己的妻子便知道了,还怕什么若是从前,他只怕还得想想是不是妻子瞧不上自己家的小呆,不过现在他百分百的不会这么想了。他只是觉得妻子好笑,问她是不是想娶仙女才会满意。艾若懒得搭理他,还自己偷偷的攒着劲,生怕自己会一不小心,被老娘给匡了去。

这世上,估计最了解艾若的,除了皇后,贾瑗之外,就属王老太了,她就抻着女儿。就等着她自己上钩,反正王熙凤还小。她一点也不着急,至于说,小呆定亲,刚刚选秀完,各家小姐,好的被挑光了,差点的艾若一定舍不得。与王熙凤同一拨的,不得慢慢的相看,而且还得人家家里答应不是。人家也会有人家的考量,所以王老太太真心的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会输,她每日里,开始了对王熙凤的素质教育了。

之前,艾若天天叫着给王熙凤请先生,教些没用的,王老太太拗她不过,倒真的跟对贾瑗一样,请了宫里的姑姑,还有认字的先生,好好的教她念书,写字。

王熙凤其实真的挺聪明的,凡事一点就透,她爱读书,爱听故事,纵是不太喜欢规矩,不过,倒也学得似模似样,王子胜官声好,而王子腾前程远大,王家又有钱,在贵人圈里,只要看得过去,倒也没人说什么,只说王家姑娘性子爽利,但规矩、才能是极好的。

不过,王家人都知道,凤歌儿就是性子烈了些。艾若每每回家,时常挑刺,故意的磨她的性子。

之前,王老太太还教王熙凤,当着姑妈就老实一点,平日该怎么自在,就怎么自在。王大夫人也对艾若之前挑剔凤歌儿,不以为然,偷偷的跟王子胜不知道报怨了多少,王子胜对自己家的妹妹还是有点信心的,很是替妹妹说了不少好话,劝夫人,若不是妹妹爱惜侄女,她万可不管的,你怎么没见大妹妹挑剔二妹妹家的宝丫头王大太太才气平了些。虽说,她对丈夫拿薛家的姑娘跟自己家的比,很是不平,不过,也怕人多嘴杂,真的得罪了二姑子,也是麻烦。于是跟王老太太一样,让王熙凤在姑太太面前万不可造次。别说,在祖母和母亲从小的熏陶之下,王熙凤倒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己的姑娘抿嘴巴。

现在不成了,小呆就算将来从贾家分出来自己单过,估计艾若也不会放过凤歌了,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再一次的统一战线,老实的现在开始磨王熙凤的性子,现在磨,总比到时被艾若磨来得强,总不会伤了姑侄的情份。

王熙凤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不知道为何,母亲和祖母一下子把自己管得这么的紧,连之前觉得没用的律法书都找了出来,狠狠的让她背起。她不背,王老太太就一句话,“回头你姑妈说了,要抽书的。”

王熙凤也不敢再闹腾了,老实的回去背厚厚的律法书,自己背了两天,觉得好闷,于是基于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情,她让人叫来了薛宝钗,姐俩一块背吧。

薛宝钗倒是性子极好,他们俩一个精于算计,一个女中的豪杰,本就不是什么好类型的性子,没两天的功夫,两人倒琢磨出自己的法子了,没死记,扣了字眼,让先生讲清楚意思,这就好背了。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自己可没什么文化的主,在他们看来,只要差不多就成了,明白意思,会不会背没什么事吧于是也由了他们。

王熙凤倒是越学脑子越灵便了,常常就把先生问得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该怎么答,而薛宝钗呢,脑子也真不差,被多问了几次之后,她竟然也开始觉得,律法书订得有问题了,多少有些以已之矛攻已之盾的意思了,回家问自己的老爹,然后薛收真心的觉得,律法这个东西,还是女孩别学了,太费脑子。

头开了,说停能停得下来吗,连着薛蟠都觉得妹妹问的问题很有意思了,拿着书去问路不群。路不群之前是给刑部侍郎做核心幕僚的,他也是机灵巧辨的主,三下五除二给答了,结果等着他的是更稀奇古怪的。路不群都要疯了,这是搞什么骂薛蟠好像也不对,人家求学解惑,自己倒是不耐心了。可是天天这么问也是问题不是。他忙着呢,哪有空没事答这些。于是直接把薛蟠叫到班上,你把你的问题写出来,我们本就有律法的课程,所以我们上课时一起研究。他顺便教学生了。

艾若哪里知道,只是害怕王熙凤重蹈覆辙,便宣起了东门书院的辩学开端。不是法学,而是辩学。其实律法这东西,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王熙凤和薛宝钗真的是那种聪明过了头,就爱钻空子的主,于是,他们提的问题其实是很刁钻的。然后呢,学堂里的学生们本就血气方刚,个个都是那不服输的性子,没事讨论学问时,他们还能吵一架呢,现在好了,谁也说服不谁时,吵得更凶了。弄得东门书院,这门课倒是学得最精到的,这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到后来路不群都招架不住了,直接问贾政。贾政听了几堂课,很感动啊,不过他更不懂了,于是直接去拜托刑部尚书,你们最专业,你们来评判。刑部尚书找了最懂律法的去解释,结果还不如路不群解释的,于是刑部的人郁闷了。自己回家翻书,表示压力山大。

这事终于闹到了刘睿那儿,刘睿看着东门书院送来的笔记,自己脑子都大了,这是啥意思,合着这些学生没事尽挑着律法的空子钻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