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0(2 / 2)

马周闻言一愣,接着有些尴尬的红着脸,他轻咳了一声。清清嗓子道:“古语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属下寸功未立,哪有成家的资格。再说了,大丈夫生于斯,自当以天下为己任。”

却听秦风笑呵呵的接口道:“其实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说得没有一点道理,这就是你的见解浅了。什么是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就是先成家后立业的意思。”秦风敦敦教诲道:“对于男人,有五子登科的说法,所谓的位子、房子、票子、妻子、儿子,只有这五件大事样样俱全了,过得才算有成就感,日子才能过得心安、才会知足,人生才会完美。现在对我来说,前面四样都算挺不错了,惟独还缺了最后一项,如果补齐了,或许还真会踏实下来。”

“这个”听秦风胡扯,马周哭笑不得

“你还好一些,像上战场的兄弟们就更应该先成家。战场凶险,谁也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死在哪个地方。咱们军中,很多兄弟都是家中独子,若不成亲,若有所变故,一个家族岂不就此中断马兄,按说你年纪也不小了,一天老是这么忙碌于公事,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这么办也不是那么回事,要不等到黄花菜都凉了,后悔都没地方苦去。等将来兄弟我给你寻找一个好的。对了,还有仁轨,我估计那哥们也是读书读傻了,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人问题。”

“”马周无言以对。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是孟子的一句话,一句影响两千年历史的话。

古代由于人口极少,对于繁衍后代看的很重。

尤其是有身份的人,往往都会娶好几个妻妾,生他个十几二十个儿子,比如说大唐最伟大的帝国头子,他就有十三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

当然,现在还不足这个数目。

在古代是“无所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个时代科技并不大发达,很多事情都归功于女性,尤其是在不会生这点上,大多都将责任怪在女性身上。

依照律法无所出是可以休妻的,因此而离异再娶的事情不胜枚举。至于“无所出”的女性则将承受着全世的唾弃。

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传承、后裔是十分重视的。

秦风这么胡说八道一通,马周还真在思索个人问题的事情了。

突利忍痛满足了秦风的要求,秦风也遵照约定,把突厥人全部送还,突利在收获到一万多“生力军”的同时,个人声望也达到了一个鼎峰,与此同时,他听从朱昌的意见,对此事不惜大肆的宣传,他向各部落首领明里暗里的示意:但凡真正忠于他突利,以后一旦出事,他也能够像今天一样,竭尽全力的支持与援助。这也使得一些小部落思索再三,学着安纳托力那般,将军权交了出来。突利大喜,并承诺打败颉利之后,他将划分肥美的草场给予这些人,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他当机立断,把原属于自己的草场全部分了出去,让他们由此刻开始,就可以进入他的领地去放牧。一众部落首领大喜,立马就安排了下去。

要知道,作为突厥的皇族,突利占据着最丰美的草原,很多人眼红之余,也只能懊恼实力不济。

他们对于突利等皇族所占据的草场垂涎已久,此次突利拱手相让,一些实力不济的中小部落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梦想已久的草场,一些中型部落也开始心动了起来。

榜样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当他们确信突利遵守诺言,一些人已经开始主动交出了绝大部分军权,这也使得突利的实力因此而更加壮大了一成。

与之相比,夷男则越显弱小了。

由此,夷男对于突然成长,突然变化的突利也心生了一丝丝的忌惮,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这一个叫名朱昌的汉人当了突利的谋主,在短短的时间内给突利制定了一系列利于发展的政令与制度,若长此以往,实力平平的夷男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

“汉人人才何其多也君臣同心,这天下谁挡得住唐朝的兵锋一个无名的朱昌都厉害如此,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名传天下的能臣又是何等厉害的人物驾驭他们的李世民又是何等的厉害”

夷男对于未知的大唐心生恐惧。一个朱昌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唐王朝有着数之为尽用之不绝的“朱昌”,而且,他们还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可放到了突厥却已经是绝顶的智者了。

夷男壮志雄心,为推翻突厥而潜入颉利身旁。他势单力薄,想要获得最大效果,必需要有人配合。

找谁配合,那就极其重要。

当初他找突利配合,看中的就是突利的徒有其名的花架子,以便打败颉利之后,自己徐徐图之,可突利这几天时间里的惊人变化,让夷男深以为惧,同时,他察觉到突利的人在暗中盯着自己不放,为了避免给突利吞并了自己的借口,夷男不敢与大唐接触。免得走漏消息,遭受灭顶之灾。

第364章:抗倭第一人

突厥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这一次,交战双方都在试探着彼此,交战时都是有所保留,相对而言,颉利要比突利打得谨慎得多,因为他的敌人除了突利,还有一个虎视耽耽的大唐王朝。以他曾经给李唐王朝带来的耻辱,颉利也知道他与大唐是不死不休的结局,根本就没和解的可能,唐军不动手,是打算在他与突利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来收拾残局,故而,颉利连使者都懒得派出。

与草原上的热闹相比,大唐则安静多了。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上,都在竭尽全力的展经济、改善民生。

朔方也是一样。

得到突利的耕牛,秦风便按家庭的方式,把牛放到了朔方百姓手中,并一一登记在册,不过,这是有条件的放,三年内,如果一个家庭增加两个孩子,那么,耕牛则属于该户人家,如果不生或者只生两个,那么,官方将耕牛退回,百姓且要上交一定的租金。为了给大唐添丁进口,秦风也

gu903();